教研教改

“一体化课程”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浅

发布时间:2013-11-08 07:45

电工电子教研组   李洋
        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熟练技术人才,各职业院校普遍施行了专业理论和实习的一体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一体化教学”教师的能力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既要系统的讲述理论知识,又要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既要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又要管理实习所需 设备、工具、材料等,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我校在电工预备技师班《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理论授课能力
理论授课是每一位教师“传道授业”的基本能力,“一体化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优化内容、因材施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1.优化内容
结合我校自动生产线实训室的设备,《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内容划分为:材料分拣装置、机械手、立体车库、多层电梯、自动生产线五个项目。然而配套的实训指导书中的控制要求过难且原机自带程序繁琐不容易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尝试将每一大项目中分成许多小任务。每个小任务的控制要求、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都需要提前整理好,以任务单的形式发放给学生。根据现有学生的学习特点,每个小任务都是在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只稍加一点难度,这样能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而避免出现能跟上老师进度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几个学生听课的尴尬局面。

  1. 分层教学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编程部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按照控制要求,就能独立探索,反复编程调试,最终成完全或部分实现;第二类是教师讲解后,根据给定的部分程序,能完成剩余部分;第三类是自己没有编程能力,但是能基本读懂已有程序并能应用;第四类是自己不能编,看也看不懂,能照着程序输机,看看动作过程。
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求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不能强求,只要让他完成能力范围内的学习任务即可,并且向前一类努力。
在上课的过程中,对第一类学生直接给控制要求先去探索实训,允许其不跟全班一起听课。然后教师开始讲解控制要求,并示范完成前半部分的程序设计,这时再让第二类学生去实训。最后把所有程序都讲完并写在黑板上,第三类和第四类学生抄写到实训报告上后,可进入实训室。
3.教学形式多样化
围绕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死板或千篇一律,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动脑、动手,重视兴趣活动、加强信息交流。《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教学中每个项目的第一个小任务都是认识机构组成及功能。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以“认识机构”为主题的学习海报,各小组以不同的形式汇报展示机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效果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或教师演示要好,制作好的学习海报在教室内张贴展示,学生有成就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二、实训指导能力
实训指导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自已会操作、会拆装、会维修,更重要的是善于指导学生练习、善于解决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善于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其成为熟练的操作者。

  1. 善于指导学生解决实习中问题

既要严格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活动,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练习,不要总是怕出问题,而畏手畏脚,否则难以提高技能。在本课程教学中,
难免出现设备的某处小零件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故障,此时教师一般不要直接去解决,而是指出问题的可能范围和可能原因,并指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尝试性的自己排故,如果成功则非常激励学生。即使失败了,只要不是恶意破坏,就算最终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也是值得的。等请教学仪器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调试修理设备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观摩,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鼓励了其大胆探索的精神。

  1. 善于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

   在本课程中,实现同一个任务控制要求的方法是不唯一的,要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勇于尝试,允许修改教师的参考程序。当一个学生用不同的编程思路实现了控制要求时,不仅给自己增添了信心,也能感染周围人的学习情绪。教师要即时表扬,并与同学一起分享其新的编程思路。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有相当的组织能力。一个教学班是一个群体,教师要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项目的安排,充分发挥协调组织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的手脑都能充分活动起来,同时培养同学间互相协作精神。
首先,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尽量使学生有兴趣多参与。我校自动生产线实训室划分为三个区域,理论教学区,小组讨论区和实训教学区。在不同的区域,教学活动形式不同,要求教师要适时转换角色,善于观察学生动态,组织协调并调整进度。
其次,要善于协调学生之间的活动,培养协作能力,使每个学生既会自己完成,又能帮助他人,既能当“主刀”又能做助手。在设备程序排故调试时,一人操作设备,一人监控程序,教师观察学生的排故方向,如果偏离则提示排故的范围,应不断讨论一些相关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请其回答。这样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技术水平,又一定程度的解放了教师的一对一讲解精力不足的问题。
四、教学设施的管理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也是元器件、工具和材料的运作过程。 因此,能否做好设备的保养维护、工具的配套管理、材料的合理供应,是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各自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环节。而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设备的维修保养知识,使学生在实训中文明实习、保护设施,出现故障及时处理,不要等到问题成堆,甚至设备损坏,影响以后的实习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设备中,电气元件较多,极易出现故障。如行程开关接触不良、传感器不敏感或过于敏感、器件螺丝松动等,出现这些问题要及时发现马上处理,否则日积月累,后果将是设备整体损坏。
其次,教师要根据操作实训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工具,教给学生正确使用的方法工具,提出使用注意事项,出现损坏时要分明情况正确处理,或报废处理,或自行赔偿,保证工具的完整,从而保证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
总之,一体化教师担负着理论教学、实训指导和管理的三重重任。工作量大、事务繁杂,充分具有以上几项能力,才能使使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教学质量才能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的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张凤林.《职业》.2013年5期
[2] 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刘学军.《职业》.2012年1期
[3]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法初探.童华强.《中国培训》.201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