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职教名师为就业“护航”

发布时间:2015-01-20 14:19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原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的张美荣从事职业教育20余年。作为北京市职教名师,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她和团队合作开发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应用于教学,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就业之路“护航”。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原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的张美荣从事职业教育20余年。作为北京市职教名师,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她和团队合作开发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应用于教学,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就业之路“护航”。

  京华时报记者李琦

  “鲶鱼效应”活跃课堂

  “底子薄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职学生的特点”。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张美荣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她将“鲶鱼效应”引入课堂,让一部分学生先学起来,带动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995年,张美荣从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师范专业毕业后,曾在一所高职院校任教。2007年刚调入一轻技校的她,在为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上第一节课时遭遇下马威,她发现,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不能完全适用于眼前的学生。于是张美荣开始向同事“取经”,研究破解之道。她发现,与高职生不同,技校生多来自初中,处于叛逆期,学习底子又薄,如果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觉枯燥,容易开小差。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张美荣将案例、游戏、小故事等形式引入教学,并把写有问题的纸片发给学生,让他们从书中找答案,并念给其他同学听,最后她再进行补充总结,让课堂活跃起来。

  学做结合一体化教学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张美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她逐渐实践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2008年,张美荣赴德国培训回来后,对培训内容进行反思、消化,并开始走访行业和企业,了解我国技能人才职业成长规律。通过拜访职教专家,她学习了课程开发的方法,与团队一起开发了一体化课程体系。

  因为职业教育是以岗位职业技能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要与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对接,学生学习的内容要与企业的工作内容高度衔接”。张美荣表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学习与工作一体,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同学间通过小组合作,共同配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兴趣。在一体化教学中,德育教育是张美荣一直重视的内容,每次上课时,她都会按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企业岗位工作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从课堂行为到操作规范,她都以身作则,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她要求学生要收拾工具、擦拭机器等。她说,“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学生不只是学会某项专业技能,更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懂得企业的文化和规矩,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走得更远。”

  树立典型提高技能

  张美荣善于在学生培养中树立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们努力提升技能水平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张美荣将自己通过自主学习、企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的经历作为案例来鼓励学生。她还总结归纳出与技校生有同样经历的实践专家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技能水平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与在校生座谈,让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北京市职教名师,她所教过的学生多次在各级技能比赛中获奖。2012年,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中,她和团队成员共同组织、精心制定了参赛选手训练计划和训练课题,一名学生成功晋级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数控铣工选拔赛决赛,成为本工种在全市共6名入围决赛的选手之一。2014年,她和团队成员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市技工院校数控车工技能大赛,一名学生获得一等奖,两名学生获得二等奖。通过比赛,在学生中树立了榜样,调动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校长评价

  张美荣老师工作认真努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深化教学改革,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我院专业建设。她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原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院长常明